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简称“中网公司”)承担着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网球公开赛的赛事推广、组织和管理工作,是北京首家承办国际性网球顶级赛事的体育推广公司。中网公司现有员工73名,其中党员27名。2020年中网公司由首创集团接管,中网公司党支部成立于2019年, 2021年1月转隶至首创集团党委。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持续影响,文体行业整体市场环境延续下行趋势,国内多地大型赛事纷纷叫停。连续两年的赛事停摆,中网公司在商业赞助、媒体转播、门票销售、商业开发收入等方面受到较大影响,同时运营、赛事、园区服务保障成本居高不下,病毒变异和疫情反复更是让赛事重启充满不确定性。为擦亮中国网球公开赛这张“金名片”,首创集团践行国企政治责任,投入4亿元对中网园区进行整体提升改造。中网公司在首创集团党委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体员工稳步推进党建、经营各项工作,不断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中网公司党支部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列为党组织会议“第一议题”,主动学习中央和市委关于文化体育产业、文化科技融合等相关政策要求,在北京文化中心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大局中找准方位。抓战略,支委班子集体研究公司经营模式、调整发展方向,紧跟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国家发展战略,主动谋划“十四五”,提出“1+N+X”发展战略,明确“建设网球文化生态,引领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和网球运动时尚”的企业使命,从单一的赛事举办向赛事园区双轮驱动转型升级。抓规范,对标集团总部管理制度,精心设计顶层制度。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嵌入公司治理。先后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前置研究清单、支委会议事规则等11项制度,夯实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制度基础。抓落实,引领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双碳”战略部署,打造绿色园区。实施科技创新数字转型,建设智慧指挥系统,国家网球中心园区技术革新项目成功入选北京市第三批应用场景建设项目。
中网公司党支部找准思想铸魂与文化引领的结合点,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化党业融合,组织开展“网球中的红色记忆”文化展。支部书记李晓斌表示:“为把网球运动中党的全面领导展现出来,支部特意让党务部门打头阵,负责内容挖掘、政治把关、讲解宣传,品牌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开展,充分整合公司“党业资源”。
中国网球协会、北京市网球运动协会等团体和个人纷纷观展。主题文化展展示了“红色体育”的光荣历史,特别是网球运动百年来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哟,这不是我吗!”一位矍铄的老奶奶指着照片上的少女,激动地向参展观众回忆起60年前被国家领导人接见的经历。展览打开了记忆之门让她与年轻的自己重逢,也让中国网球的历史记忆与美好未来联结在一起。
展览期间,还开展了钻石球场探秘、主题论坛交流及友谊赛。活动现场,青少年团体、体育、娱乐、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的网球爱好者们齐聚一堂,在“网球让生活更美好”的论坛碰撞中引发思考,促进提升,在先进的钻石球场中感受智能服务的震撼,在友谊比赛中切磋技艺,感受运动魅力,让“红色力量”从公司党员辐射到社会公众。公司公众号围绕文化展发布的20余条内容获得了30余万阅读量,互动量超2万。活动被光明网、中国日报网、中国新闻网、北京日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新浪网、腾讯网、BTV晚间新闻、BTV体育新闻等媒体广泛报道。为公司注入红色基因,文化底蕴更深更醇。
公司业务停滞不前,上下士气曾经一度低迷。在集团党委直接领导下,公司团结一心,全力推进转型发展。“尽管公司主营业务受到了疫情影响,但集团党委给予了我们强大支持和动力,我们有信心克服困难”一名党员表示。壮大队伍,根据文体产业做大做强的需要,党支部把“党员带群众”作为人才建设的抓手,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为党员,2021年党员数量同比增长了两倍。精益管理,算好“政治账”“经济账”“社会账”,公司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意识,进一步加大降本治理力度,想方设法增收节支、开源节流,积极申报实现留抵退税1461万元。创新经营会员模式,非黄金时段创新营销模式,提高场馆利用率。积极推进园区招商储备工作,统筹推出2021-2022年钻石杯青少年网球挑战赛、“贝壳杯”在京机关企事业单位网球联谊赛等项目。沙场练兵,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服务保障工作中,中网公司派驻保障现场团队党员及积极分子占比80%,党员最长党龄21年,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积极报名,成立冬奥保障团队,确保服务保障万无一失。
为发挥党组织服务社会的优势,中网公司党支部创新“党建+公益”模式,领导实施社会公益项目,实现双促双优的功效。党群工作部兼管公益事业职能,对内实现“党领公益”。中网公司在宋庆龄基金会下设立了“中网公益基金”,2020年组织开展了“中网公益西藏行”活动,专程到西藏各地教授孩子网球课程,为藏族青少年捐赠物资。2021年党支部采取“云课堂”视频形式,在北京国家网球中心钻石球场与西藏拉萨两地连线,由前国手授课,让网球走进边远山区,惠及普通孩子。党支部将公益与公司品牌建设有机结合,扩大中网品牌的社会效应,传播了中网声音。
经验启示
中网公司采取改革创新举措以来,稳步推进赛事筹办、赛历保护、场馆改造等重点任务,公司克服疫情影响,理顺治理机制,全面融入集团管理体系。但公司仍然还在经营解困的探索中,能否真正达到“叫好又叫座”的效果,需要持续深化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破解发展难题,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点经验。
(一)坚定信念,用新思想启迪发展新思路
擦亮中国网球公开赛这个品牌,不能坐等天时,要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找遵循、找路径、找方法,准确把握住体育强国的时代内涵,打开推动文体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思路。要聚焦大型体育赛事场馆的充分利用,把握文体产业立身之本,遵循商业规律,用体育品牌和网球生态来撬动经济杠杆。以政治引领促进战略落地,全面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办好中国网球公开赛”这项重大政治任务。
(二)强化引领,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
擦亮中国网球公开赛这个品牌,不能光靠赛事的热度,还要在丰富人民群众文体生活的努力中,持续绽放光彩,充分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发挥国企带动力。要做强文化软实力,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完善全民健身产品供给,普及网球运动,打造衍生品牌和扩大品牌的文化影响力,在提高职业赛事品牌影响力、带动力的同时,促进大众赛事蓬勃发展,提升自身硬实力,让网球运动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中网公司党支部创新“党建+公益”“党建+红色文化”模式,以党务部门为主力负责公益和文化建设,推动筹办2022年中国网球历史文化巡展,系统回顾百多年来中国网球发展历程和历史脉络,促进全国各地网球文化交流,弘扬网球运动精神,为北京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助力。在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的同时探索市场化、商业化宣传推广运营模式,全力以赴争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三)做强保障,凝聚智慧与力量
擦亮中国网球公开赛这个品牌,要依靠党的领导。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引领是公司攻坚克难的压舱石。在集团党委的领导下,中网公司党支部发动党员群众齐心协力做好公司转型发展工作,不断凝聚起党员职工的智慧与力量。我们相信,党建工作就是生产力,中网公司一定能赢得大赛大考,让中国网球公开赛“金名片”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