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党业融合”案例选编 |⑥雪域边疆映丹心 首创红护一水蓝
发布时间:2022-06-21作者:来源:
字号:

  首创环保集团所属石河子首创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河子首创)成立于2017年9月,主营业务是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回用。服务面积占石河子全市排水面积的86%,服务人口占全市人口的90%以上。石河子首创水务有限公司党支部成立于2018年7月,目前共有党员20名,占公司职工人数的26.67%。

  多年来,石河子市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排入蘑菇湖水库,致使水库污染情况日趋恶化,水质呈富营养化,鱼产量逐年下降,使用该水源浇灌的农作物受到污染减产,周边生态环境、湿地遭到严重破坏。2017年,蘑菇湖重污染问题被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点名批评,并被列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十七项、十八项整改任务。石河子市引入首创力量,负责石河子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中水回用工程。作为首创集团勇担国企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的重点项目和集团业务布局“一带一路”的桥头堡,石河子首创正是肩负着这样的使命而扎根边疆。石河子首创党支部以“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勇气向水污染宣战,从最薄弱环节着力,向最艰难处攻坚,全力打好“提水量、保水质、迎检查”三大战役,倾力誓卫碧水蓝天。   

  老将出马火线支援。石河子项目建设及运营难度极大。技术要求高,项目执行国标A级及中水100%回用的严格标准,绝大部分运营人员毫无工业污水处理经验,环保销号的任务却是刻不容缓。建设难度大,当地气候极端,夏天“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冬天长达六个月,温度低至零下三十多度,使得建设工期大大缩短。问题层出不穷,第一污水厂设备老化,安全隐患与日俱增,原有污水处理设施却不能停止,新的提标任务难以完成;新建的石河子第二污水厂转运营的批复迟迟未到,中水不能完全回用,指定水质监测接收点远离厂区导致成本居高不下……2019年11月,首创环保集团党委派出了55岁的老党员白保林出任石河子总经理,4年前他就异地派驻南阳水务,这次又远离家乡挑起大梁。

  党建引领传承精神。面对时间的耽误、技术的难度、不能延期的目标、必须完成的任务,石河子首创董事长王振江多次来石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运营中存在的“疑难杂症”,石河子首创党支部针对重点任务关键环节进行充分的思考和研讨,带领全公司上下正式打响了“提水量、保水质、迎检查”的“三大战役”。为什么要用“三大战役”命名,白保林说:“辽沈、淮海、平津战役那么难啃的骨头都打下来了,我们需要传承共产党人的战斗精神。”

  党旗召唤鼓舞军心。石河子首创接收了石河子市污水处理厂原有职工,很多人习惯了按部就班,对首创先进、高效的管理理念不习惯、不认同、持有疑虑,一时间员工思想不稳定,攻坚任务受到影响。如何把职工重新组织起来,党支部果断决定,先把党旗立起来,旗帜引领自然有队伍凝聚。董事长与党员、骨干开展面对面“谈话谈心”活动,支部书记立下军令状,每名参战党员签下挑战书,领导干部首先冲锋在前。员工们至今都还记得,2019年12月石河子市污水处理厂,气温已达零下十五六度,由于行程匆忙没有带冬衣,白保林索性穿着毛衫,罩着单衣在寒风刺骨中带领大家打扫卫生、抢修设备。一个月下来,白保林手上打了泡,脚上生了冻疮,却从未休息过一天。

  尖刀示范主题引路。在领导干部带动下,切实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先后开展了 “提水量、保水质突击队”“稳运行尖刀班”“水费回收突击队”“红旗设备竞赛”“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军垦精神”等一系列与生产经营相融合的主题党日活动,激发党员群众的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党员亲身示范,急难险苦脏累,到处都有党员的身影。群众都讲,“石河子首创的党员确实有党员的样子,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响当当,硬邦邦”。 

  点滴宣传架起桥梁。党支部坚持从身边人入手、从生产劳动中挖掘,举办了“记录最美瞬间”手机摄影大赛、“三大战役显身手,我与首创共成长”征文比赛、“我与首创同行,建设美丽石城”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及事迹。开通微信公众号及《石水动态》,大力营造“崇尚荣誉、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白保林把微信“朋友圈”作为公司“广播台”,实时分享公司发展情况、员工成长故事,让政府第一时间了解环保攻坚任务动态和首创员工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促进当地干部主动解决“朋友圈”反映的一些实际困难,增进了政企互信。

  党支部在重大任务面前能统得起来、聚得起来、带得起来,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看得出来、站得出来、豁得出来,一下子把全公司的干劲都攥了起来,从此,石河子的员工团结一心,只想早日完成环保攻坚任务,干得热火朝天。

  他们有一种实干为先、不讲条件的可贵品质。“三大战役”打响后,不久新冠疫情开始肆虐,全厂进行封闭式管理。党支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鼓励员工逆行而上、积极担当,在接到封厂运转通知的第一时间纷纷主动报名,简单收拾行囊被褥到达岗位,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没有床铺,就打起地铺席地而睡;没有热水,就简单用冰冷的凉水洗手洗脸。2月的新疆,气温还在零下近二十摄氏度左右,深夜的综合反应池上,依旧能看到他们在刺骨寒风下抢修设备忙碌工作的身影,春节期间近一个月时间在厂里坚守,却无一人有半句怨言。全体驻厂员工没有一个退缩,有的只有早与晚的交接,产量与质量的赛跑。

  他们有一股尽责第一、无惧艰苦的奋斗精神。为保证石河子市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提标改造的顺利进行,维修员工在三十八九度的高温下,连续一个月趴在综合反应池浮艇上拆卸曝气膜片、更换曝气头一干就是8、9个小时。皮肤被烈日晒脱了一层又一层的皮,汗水和着污水浸透了衣衫。为确保冬季平稳运行,公司党支部深入开展“大干三十天,入冬保安全”专项活动,对厂区内主要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做到防寒防冻工作“无死角、无遗漏”,同时开足马力,加快二期脱泥工作。零下30度左右的寒冬里,厂区路面积雪结冰,极不易清理,党员群众冒着严寒,抡着铁锤、铁铲清理着冰雪,冰面撞击震的手掌发麻,没有人叫苦叫累。运行人员加大巡检力度,一期四个综合反应池吸泥机轨道上及时抛洒细沙、粗盐,防止因严寒冰冻造成吸泥机打滑、脱轨事故的发生,有效保证了极端天气的生产作业安全。

  们有一群敢挑千钧、担当奉献的员工战士。面对石河子第二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水质复杂、数值波动较大、人员短缺、加药自控系统未完善等诸多困难,所有运行班组自觉放弃倒班休息时间,不分昼夜轮班奋战为加快运行调试做出巨大牺牲。PAM加药系统因施工单位试水时跑水无法使用,两吨多的药,全凭人工进行投加。PAM加药系统投入使用后,又连夜加班进行调试。日均6吨的加药任务,凭借着他们强大的意志力,男女老少齐上阵,肩扛手抬,没有断过一次药。

  在党支部带领下,“一污提标、二污中水回用和转商业运营”等长期困扰石河子首创发展的难题被一一攻克。石河子水利局代表全市人民给首创写来表扬信,周边连队因为环境变好送来锦旗。

  2022年4月,石河子首创正式迎来中央环境督察组检查,得到督察组的高度肯定,至此“三大战役”画上圆满的句号。如今,蘑菇湖水库凉风徐徐,绿草茵茵,湖水清澈,成百上千只鸟类聚集在蘑菇湖水库,构成一幅美丽的绿色生态画卷,这正是石河子首创人的碧水情长。

  经验启示

  迎难而上、不惧困难,充分发挥革命精神。时代在进步,劳动精神在传承,革命人永远年轻。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石河子员工充分发扬首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不畏困难,不怕艰辛,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石河子“三大战役”才能得胜。

  党建引领、尖刀示范,迅速打开干事局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石河子首创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宣传先导、尖刀示范、全面带动”为抓手,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支部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善于运用党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桥梁纽带作用,以一带十,以十带百,起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作用。

  真情实意、凝心聚力,产生强大助推力。石河子首创在党业融合的实践中,善于从本单位的重点、难点、卡点入手,发挥党建工作助推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的“向心力”,促进经营生产“加速度”。结合各个生产阶段的任务,用各种主题活动作为载体,鼓励每个人做发光发热的“螺丝钉”,让每一个微小的力量都被看见、被影响,最终汇聚成了助推经营的强大动力。